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马云
查看: 37|回复: 0

[安陆市(Anlu City)] 陈墨香

[复制链接]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8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8
发表于 2025-2-8 09:19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陈墨香(1884—1943) 名辂,字敬余,安陆城关人。早年随父陈学棻在京启蒙读书,后拜其父门人、山东滕县翰林高熙哲为师,攻读经史。读书时就对古典戏曲产生爱好,后在老师的鼓励下,开始试编剧本。1900年(光绪二十六年)八国联军入京,他随父护驾入陕,返回潼关时其父病殁,清廷钦命子侄护柩回乡。守制期满返京,赐户部主事,陈坚辞不就,终日闭门读书,研究戏曲艺术。他苦读10余年,为编写剧本积累大量资料。1920年前后,写成《秦良玉》、《哭秦庭》。陈自号“观剧道人”,常看旦角王瑶卿演唱,继则跟王学戏,专攻旦角。后应北京南城熙春票社社长陈虎邀约,饰演《破洪洲》中的穆桂英,颇具风采,获得“轻歌妙舞效瑶卿”的雅誉。1923年与北京“春生社”戏班名旦荀慧生结识,两人交往甚洽,并迁居与荀为邻,朝夕切磋技艺,同编同演,宛如一家。1924年,在新文学思潮影响下,社会上对流行的折子戏不满足,陈决意进行改革。于是闭门谢客,伏案编戏,首将《嫖院》、《赎身》、《团圆》、《起解》、《会审》等几部折子戏剔除其0部分,合编成全本《玉堂春》,交荀慧生演出后,誉满京城。荀因此而进入四大名旦行列,陈也获得社会好评。后在王瑶卿、荀慧生的配合支持下,相继编成《女儿国》、《钗头凤》、《红楼二尤》、《美人一丈青》、《荀灌娘》、《孔雀东南飞》、《鱼藻宫》等55部剧本。这些作品大都以揭露封建社会“伦理道德”的虚伪性和残酷性为主题,对受破孩的妇女寄予深切同情。陈墨香不仅在北京地区享有盛誉,而且在全国乃至海外也备受赞誉。日本及欧美的戏剧界人士常有书信前来请教,国内同行称赞说:“当今之编者,当推墨香也!”在表演艺术上,他和荀慧生致力于改革创新,如在“二黄”中插入快板,突破原来旦角行当程式,依剧情将青衣、花旦、闺旦融于一体,逐渐形成京剧“荀派”艺术。此外,陈墨香也写过多种文学艺术作品,著名的作品有小说《活人大戏》、《陈氏野乘》、《慈禧后记》等,与潘镜芙合编《梨园外史》。晚年意欲改编《三侠五义》,未竟即逝。
来源:孝感市志
  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中国匹夫众人

GMT+8, 2025-5-9 16:01 , Processed in 0.088376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